|
|
“文化進萬家”——民俗學者陪您過個“津味兒文化年” | ||
|
||
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,《中國民間文學大系·天津卷》語言類六卷本(以下簡稱“六卷本”)編委會的文化學者們將做客天津生活廣播《城市記憶》欄目,推出虎年春節特別節目“春節習俗話津沽”,分享介紹春節文化理論、民俗、工藝、年畫、食品、俗諺、歌謠、戲劇、說唱、詩詞等內容,與全市人民慶新春、講民俗、話津沽,過一個“津味兒文化年”。 天津生活廣播《城市記憶》欄目將從除夕(1月31日)開始,每周一至周五,每天19點,FM 91.1、AM 1386播出。下載“津云”APP可收聽直播、回放。 第一講 春節文化的歷史演進(1月31日 除夕) 從民俗文化理論視角對春節文化進行闡釋,提煉傳統年俗的現代文化內涵。
主講人:譚汝為,“六卷本”編委會主任、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、天津師范大學教授 第二講 天津春節習俗(2月1日 初一) 天津民間過年的活動,從臘月開始,持續到正月十六直至二月二,高潮迭起,豐富多彩。 ![]()
主講人:尚潔,“六卷本”俗語組組長、天津市南開區文旅局原副局長、研究員
第三講 福字、春聯、吊錢兒(2月2日 初二) 福字象征著敬畏天地,惠佑東西。春聯是漢文化尚雅祈福的習俗。“吊錢兒”的口彩使其成為春節的獨特風景。 ![]() 主講人:李子健, “六卷本”編委會成員、文化學者 第四講 楊柳青年畫(2月3日 初三) 楊柳青年畫的源流與演進、題材與特質、貼年畫的講究都是春節文化重要的內容。 主講人:尚潔 第五講 春節餃子與天津城市文化(2月4日 初四) 春節餃子蘊含著多重文化意義,象征辭舊迎新,象征闔家團圓,象征招財進寶,用于驗歲測福。 主講人:譚汝為 第六講 天津春節俗諺(2月7日 初七) 關于春節文化的津門俗語和諺語豐富多彩,所有的年俗事象、禮儀禁忌,都以民間俗諺為載體,化為精致且富有詩意的表述。 ![]() 主講人:趙華,“六卷本”諺語組組長、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第七講 天津歌謠與春節漫談(2月8日 初八) 春節歌謠是民間文化的濃縮與記憶,兒時的溫馨,濃烈的鄉愁,蓋由春節歌謠一一喚起。 ![]() 主講人:魏暑臨,“六卷本”歌謠組組長、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
第八講 天津春節文化與戲。2月9日 初九) 舊時代戲班,臘月二十三封箱戲,比平日更精彩更熱鬧。大年初一開箱戲,從形式到內容,既莊重又火爆。民族戲劇深受觀眾喜愛,成為春節文化的組成部分。 ![]() 主講人:黨雅芬,“六卷本”小戲組組長、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 第九講 天津春節與民間說唱(2月10日 初十) 天津民間說唱(曲藝)相聲《開粥廠》和《對春聯》、快板《繞口令》、京韻大鼓《丑末寅初》、岔曲《春景》都是具有春節特點的節目。 ![]() 主講人:許冰,“六卷本”說唱組組長、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第十講 詩詞與春節文化(2月11日) 反映春節文化的詩作,包括臘八、祭灶、除夕、元旦、破五、元宵燈節等,既是物象又是意象,牽動詩人創作靈感,留下許多名篇佳作。 主講人:黨雅芬 天津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2022年1月30日 |
|
|